基本介紹
在2005年的春晚上,著名導演張繼鋼執導的舞蹈《千手觀音》引起了巨大轟動,隨後,太原市組織強大的主創陣容歷經7年打造了舞劇版《千手觀音》,仍由張繼剛執導。該劇於2011年1月27日至2月1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了世界首演。
演出信息
舞劇《千手觀音》重慶場
演出票價:80,180,280,480,680,800(480*2),880,1080,2012
舞劇《千手觀音》北京場
演出時間:2012年12月12日~12月16日
演出票價:80,180,380,680,880,1000(380*3),1000(680*2),1280
舞劇版《千手觀音》與舞蹈《千手觀音》不同,不僅陣容、服裝、舞美有了大幅度提升,更有了豐富的情節,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。在12幕舞蹈中,慧心妙悟、天地之愛、人蓮合一等舞段都會讓人在唯美的畫面和舞蹈中感受到心靈的靜謐。舞劇沒有再度運用直線型結構來表現千手觀音的形態,而是以近百名演員全體登台的隊形,真正呈現了“千手同台”的壯觀場面。
劇情介紹
該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三晉民間的傳奇故事:代國發生一場瘟疫,國王未能倖免,三公主請命尋找蓮花,以救父王。歷經磨難,終於找到神奇蓮花,但面對受難的芸芸眾生,
她卻毅然獻蓮於民。全劇通過12個舞蹈、12幅畫卷、12首頌歌向觀眾傳遞了一個主題:只要心地善良,只要心中有愛,你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去幫助別人;只要心地善良,只要心中有愛,就會有一千隻手來幫助你。
與舞蹈《千手觀音》相比,雖然兩者的名字相同,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,舞劇《千手觀音》已經從一個舞蹈作品變成了一部大型舞劇,不僅陣容、服裝、舞美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,更為其加入了豐富的情節,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。
舞劇《千手觀音》並非單純對春晚舞蹈《千手觀音》的改編或擴展,在結構上,舞劇版《千手觀音》摒棄了幕場式結構,而是用十二頌歌的方式將整個故事分為十二個段落,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、層層推進。這樣的設計使它看上去更像一座聖殿——聖殿里迴蕩著十二首頌歌,懸掛著十二幅畫卷,講述著美麗的傳說。
舞蹈特色
舞劇《千手觀音》的舞台上沒有亭台樓閣、高山大川等實景,但代國公主翻越千山萬水、尋找神奇蓮花的過程被演繹得惟妙惟肖。這得歸功於一塊巨大LED螢幕所組成的舞台。這塊長12.5米、寬9.5米、重達17噸的超大型螢幕傾斜著,成了主舞台,讓演員腳下生出萬千變化。同時,配合著一個巨大LED“外框”,里外兩塊螢幕進行三維立體式轉動,製造出仿佛萬花筒一般的奇幻舞台效果。用傾斜的LED螢幕當舞台,視覺效果雖然特別,但加大了演員的表演難度,而演員們順暢到位的表演給觀眾帶來驚喜。
舞劇《千手觀音》不僅採用了高水準的現場伴奏,還特別採集了一些特殊的音樂元素。導演張繼鋼在演出前專門安排專業人員到採風地——千年古剎太原崇善寺采音。演出中,鐘聲在劇場迴蕩,顯得空靈、清幽。
在舞蹈樣式上,舞劇《千手觀音》進行了很大創新。其中一段表現代國公主和童子為尋找蓮花走遍千山萬水、異常疲憊地在茫茫荒原上進入夢境的雙人舞段難度極大,成為當晚全劇獲得掌聲最多的章節。在這段舞蹈中,有一個極為複雜的托舉,男主角跪躺在地,在承受女主角重量的前提下,他不用手撐地,慢慢站立起來,這個動作被張繼鋼稱作“史上最難的托舉動作”。演出中,男女主演出色地完成了這個動作,並在當晚返場時重新表演了一次,博得滿堂彩。
舞劇《千手觀音》結尾處的壓軸舞段“千手千眼”,更是讓觀眾大開眼界。這一段的編排完全突破了之前舞蹈《千手觀音》的模式,沒有再度運用直線型結構來表現千手觀音的形態,而是以200餘位演員全體登台的隊形,真正呈現了“千手千眼”的壯觀場面,極具震撼效果。
千手觀音為張繼剛侵權所創作。 2006年中國著名舞蹈編導家茅迪芳將張繼剛告上法院。